唐季礼勇闯好莱坞
宋伟建
他怎么会是唐季礼?你有没有搞错!
由唐季礼导演、成龙主演的电影《红番区》,在中国大陆上映时曾引起不小的轰动,枪战、追车、爆炸……一幕幕火爆场面让人看得惊心动魄、眼花缭乱。自那时起,我就知道了唐季礼的名字,想像中的他一定象他的电影一样:火爆的性格,威武的外型,个头赶不上穆铁柱,也不会低于一米八,体重够不上重量级,也不会少于二百五十磅,说话一定是声若洪钟,身前身后一定有人吆五喝六……要不是这样怎么能弄出那么火爆刺激的电影来呢?不都说“文如其人”嘛,电影也必如其人,其人也必如其电影嘛。我自觉得我的推断蛮有点儿道理的。
一晃许多年过去,虽说本人也在电影圈里处处混了个脸熟,但与唐大导演一直未能谋面,及至来到洛杉矶,香港台湾的导演、演员也见了不少,就是没有碰上唐季礼,听说他给迪士尼拍了个儿童片,本人还只觉得是不是杀鸡用错了宰牛的刀?唐大导演必定是一时没有摸着好莱坞的南山墙,临时找地方先来了个“热身赛”。忽一日,接到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的一纸邀请函,说是举行文艺界人士招待会,打探谁将与会的当儿,便听说香港著名电影导演唐季礼现正在洛杉矶为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拍一部名为《过江龙》的电视连续剧,他将拨冗莅临。本人喜出望外,心想终于有机会可以见识见识这位倾慕已久的大导演了。
到了举行招待会的那天,我早早地就赶到了总领馆。 要说洛杉矶总领馆的文艺界人士招待会,那大腕儿、名角儿、有头有脸的人物之多,快赶上北京的文艺界人士招待会了。实际上,有些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人物在国内很难觅到他们的踪影,而在这里人们常常能有幸一见。比如,第一代打入好莱坞的华裔影星、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的十八人执行评委之一的卢燕女士,也出席了这个招待会。身为记者的我,自然不能放过采访这些著名人物的机会,但我始终没有忘记我要猎取的主要目标——唐季礼。
招待会进程过半,还不见唐季礼露面,我正思忖唐大导演没准不来了,就见来自香港的老导演罗马先生招呼我。待我走过去,他指着站在他身边的一位小青年(没错!我的第一印象他就是一位小青年。)说:“你不是在等唐季礼吗?这就是唐季礼。”什么?什么?他就是唐季礼?我差点没有喊出声来:他怎么会是唐季礼?你有没有搞错!
就是这个小青年?身高将就着能有一米六,体重绝对超不过一百五;既没有蓄胡也未见留髯,没有什么能衬托出点儿威武,装点出点儿雄壮;环顾左右也未见跟班儿的呵呼在旁;跟我握手寒暄时,温声细语,我绝对没有产生那怕一点点洪钟大吕般的感觉。就他……是唐季礼?
没错!他就是唐季礼!他就是那个第一部大片《超级警察》就拍的有声有色,让男主角成龙得了金马奖影帝的唐季礼;他就是那个凭一部《红番区》打遍东南亚无敌手,打入美国后连续两周名列全美票房榜首,并助成龙走红美国的唐季礼;他就是那个与成龙第三次联手拍《简单任务》再度大获成功的唐季礼;他就是那个应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之邀正在拍电视连续剧《过江龙》,常常为一周要花掉二百万绰绰有余的拍摄资金而发愁的唐季礼!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有眼不识泰山”,我这一会算是领教到家了!
站不更名,坐不改姓,他真得就是唐季礼!
在总领馆的招待会上,唐季礼热情邀我到他的拍摄现场去参观,并答应接受我的采访。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驱车赶到了设在一所医院病房里的拍摄现场。
片场熙熙攘攘,大约有三十多人,且多是老美。尽管只是一场内景戏,也有人手里拿着对讲机哇哇直喊,很有点紧张气氛。戏是在病房里,远远的走廊一角有两台监视器,唐季礼就坐在监视器的后面。
在这里第一眼看到他,仍是“一个小伙子”的感觉:他穿一件彩条上衣,白色牛仔裤,白色耐克鞋,梳着分头,红红的脸庞,一付精神干练的样子。
他见我走过去,便站起身打招呼。一位坐在他身后手上拿个本子正在写着什么的白皮肤、黄头发的女子忙站了起来,很优雅地朝我笑笑,把坐位让给了我。我知道那位女子一定是场记,是要随时听导演吩咐的。不过,因有采访任务在身,我也就不客气,道个谢便坐了下来。
病房里传出噼里啪啦的声音,从监视器上看得出这是一场打斗的戏,武术指导们正在给演员示范。唐季礼一边不时地瞟一眼监视器,一边给我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剧情,并说我想问什么问题就尽管问。
唐季礼亲切有礼,在招待会上留下的这个印象在这里再次得到证实,我的心里很踏实。于是,就按我事先准备好的采访提纲一条条地问起来。诸如,在美国拍片与在香港拍片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啦,对中国导演打入好莱坞的前景的看法啦,文化的差异对来美发展有什么阻碍啦,以及几点起床几点睡觉,家庭生活业余爱好,眼下情况今后打算等等,我是想问什么就问什么,他是有问必有答。
当然,那一条条的问题都是在他拍片的空档时提出来的。每当武术指导或副导演或其他工作人员来向他请示或汇报工作时,本人必识趣地马上缄口。我目睹他做出一个个的决定;目睹他不时地走下座位给武术指导边比划边讲解他的意图,不时地进入现场亲自给演员示范;目睹他一次次地面对众人期待的目光,做出一个镜头“过”还是“不过”的决定。
尽管我仍没有听到那声若洪钟的嗓门,但我分明感受到了那一言九鼎的威严;尽管我仍面对着一个并不伟岸的身躯,但我分明感受到了那有几分雄伟的气慨!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唐季礼是目前被好莱坞看好的仅有的几个中国导演之一。他自一九九六年来美拍片,两年多的时间,对在好莱坞发展已充满了信心。他说:在美国拍片最大的感受是,他们各个部门的配合非常好,摄制组就象一个运转良好的机器,十分规范。演职人员也都很敬业。当然,有时也显得有些刻板,不像在国内拍戏,说要多拍几个小时就可以多拍几个小时,在这里延长工作时间要他们同意,还要加倍付费。另外,拍这类武打戏美国演员不善长。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是:美国人拍武打兼搞笑的电影二者是脱节的,打斗就是打斗,搞笑就是搞笑,而中国电影要求武打和笑料要融在一起,这样效果才会更好。在要求演员做到这一点时特别地难。
唐季礼说:目前好莱坞用中国导演主要是看中了中国导演在打斗方面的善长,我们就是要利用这个优势在好莱坞站稳脚根,这样以来,以后就可以拍自己喜欢的东西了。他认为,文化的隔膜不是短时间里可以消除的。拍片过程中,一方面要学习美国文化,一方面也将我们的文化渗透到了影片中。他对自己拍的这部连续剧正面主角是中国人感觉很好,对洪金宝扮演的中国警察很满意。
唐季礼是带了自己的基本班底来美国拍片的,他们多是合作了许多年的朋友。借唐季礼给演员讲戏的空档,我跟动作导演薛春伟攀谈起来。他说唐季礼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认准了一个目标就千方百计地要实现。《红番区》在美获得成功使他萌发了来好莱坞发展的欲望,这个目的果然达到了。他说在片场唐季礼很严格,但生活中的唐季礼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很好相处。
洪金宝也跟笔者赞扬唐季礼的人品及艺品,说他们合作得非常愉快。他在港台东南亚是大明星了,如今也有在好莱坞一试拳脚的打算。笔者在片场也目睹了他拍片的风采,将另撰专文给读者讲述。
我采访洪金宝大概也就是十来分钟的样子,待我回到监视器跟前时,发现唐季礼竟坐在那里打起了盹。我悄悄地走到他身后坐下,没有打扰他。下一个镜头开拍,他醒了过来。稍后他给我说,由于剧本是美国人写的,对中国功夫不大了解,特别是打斗与搞笑是两张皮,因此他每天改剧本都要改到很晚,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是常事。
我问起他将来的打算,唐季礼说,本来他是可以办移民的,但是他没有办。他说他的根还是在中国,他来这里拍片只是为了学习,不是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吗?学成之后还是要为中国人拍片。他的理想是要自己开片厂,用中国人做班底,讲中国人的故事,拍国际水平的电影,占领国际电影市场。为什么美国电影可以打入中国市场,而中国电影就不能打入美国市场吗?他希望有一天能拍出很好的中国电影来打美国的市场。
听着唐季礼娓娓道来的话语,我突然感觉到面前的唐季礼与招待会上见到的唐季礼已判若两人,我不由地又仔细打量他一下:谁说人家只有一米六的个头,没准一米七还会多点呢;谁说人家体重不到一百五十磅,看不见那发达的肌肉,健壮的体魄吗?看那炯炯有神的眼睛,怎么看都透着灵气儿;看那硕大的头颅,里面一定注满了智慧;尽管人家的嗓音不是声若洪钟,但分明是抑扬有度,张驰自如……
我猛然醒悟到,人对人的看法有时候其实是很不可靠的,特别是当你有了一种先入为主的“想像中人”的看法之后,就更容易失之偏颇。
以后还是多一点儿了解后再给人下断语为好,我悄悄地这样告诫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