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选登)
祝你和你我的祖国越来越好
新年伊始,我想编发这样一篇稿子,虽说文中对“清风”杂志的赞誉有些令我汗颜,而对“清风”的批评却也令我警醒。但促我下决心编发这封来函的还是因了用作标题的这句话:“祝你和你我的祖国越来越好”(标题为编者借用陆仁先生语)。当我阅读陆仁先生发来的数千字的信息时,我不时为他的真知灼见所触动,比如他说:“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和尊严的。精神来自于哪里?来自于教育;尊严来自于哪里?来自于教育养成。可是在拉斯维加斯……有些同胞只忙于赚钱而忘记了读书,忘记了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物质的享受还应该有精神的滋养。”比如他感叹:“如今谁家里还有书呢?又有几本书呢?又有几本读过的书呢?又有几本想要读的书呢?又有几个肯坐下来读书的人呢?”他的感叹让我想起两年前一个无疾而终的读书会……想起当年清华学子在“一二·九”民主运动中喊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如今的人们呢?任时光流转您可有伏案读书的闲暇与兴致?陆仁先生的话振聋发聩!而他也看到“目前的中国大陆,学风日盛,铅华渐褪”。他文末为祖国送上了最美好的祝愿,正是这句话在年末岁初的当口让我怦然心动!那是我们海外游子的心声啊!就让我借用陆仁先生的这句话——祝大家和我们大家的祖国越来越好! ——《清风文萃》总编辑 宋伟建
宋主编,你好。
上次你给我回复短信的时候,在我的笔名“陆仁”后面打了个“?”,我心里笑了。
其实,这根本无关什么心机城府的事儿,这是一种职业的敏感和悟性的伶俐。由此可见宋先生是一位细心认真而聪敏智慧的男人。
这一次,我想和你随便聊聊,算是有感而发,类似于“曲苑杂谈”吧。
为什么我们素昧平生,未曾谋面,我却愿意和你聊聊呢?俗话说,“宁和明白人打场架,也不和糊涂人说句话”。这话听起来挺浅白的,其实蕴意蛮深的。在维加斯,和什么人说话,怎么说话,说什么话,我觉得倒是满难的一件事儿。搞不好就变成了鸡同鸭讲,对牛弹琴。指望那种高山流水、琴瑟和鸣的情景出现,那只是一种指望。
有事没事的,无意间我和“清风文萃”交上了朋友。尽管当今时代电脑里的内容一应俱全,可是我的枕边总是不忘放上一两本“清风”杂志。我常常在临睡前和“清风”沟通沟通古今,交流交流中外。什么天文地理,水土风情;苍山洱海,朗月清风;家长里短,百姓众生;名人轶事,当代奇闻;历史探秘,古物寻踪;文坛奇葩,商界精英;生离死别,爱恨情仇;宦海沉浮,宫庭逐鹿;人生百态,赌场万象;繁华都市,大千世界等等的,就象吃百家宴似的,总有百种滋味留香味蕾,縈绕心头。
如今,资讯社会的“低头族”们大概已经忘了怎么翻书了,他们只记得“刷屏”。用“低头族”的话说,“现在哪还有时间读书看报啊?”
可是,于他们如此,于我却未必尽然。
每当我拿起“清风”这本薄薄的印刷品悉心翻看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品尝时令”的感觉跃然心头。可以说,“清风”对于我,“如食人间烟火”。
除了临睡前要看看这本杂志以外,吃饭的时候我也要看上一段儿。有时候还真舍不得一气呵成,我怕一下子看完了到想看的时候却没的看了,就有意把最有份量的作品留到半夜去看。
说句实话,“清风”未曾面世也就罢了,可是它每一期都活生生、水灵灵的摆在你面前,如果有哪一期漏看了,心里还着实觉得是一桩憾事呢。
如此说来还真叫人难以置信。毕竟它只是一本版面有限,承载量不大的“小册子”。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每当我看到其中选载的曾经熟悉的人和事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思乡怀旧的情结在心头缠绕翻滚,难以割舍;每当我看到一篇或发人深省,或催人泪下,或逗人仰合,或促人向上的好作品时,都感叹和庆幸自已还能在这思想的荒原上看到一株迎风而立的“文化新枝”在悄然成长。真是吾心堪慰,感受良多。
尽管这本杂志在“以书养书”的商业环境中未能全然的“独立寒秋”,超然物外;尽管这本杂志相对来说份量还不够厚重,广告又稍嫌偏多,加之编辑部的自有产品的数量又比较有限,同时对现实生活的评介和引导又略显乏力,但它毕竟象是灯红酒绿中的一杯清茶,雾霾弥漫中的一缕清风,万绿丛中的一朵小花,水墨丹青中的一抹棕蓝。它给人一种润物无声般的精神享受,也时常给人一种惊雷贯耳般的心灵震撼。因此,我发自心底的为“清风文萃”点个赞。
每当我看这本杂志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当年的一个老同学。他曾经是中国北方某著名文艺出版社的社长兼总编。闲暇时我们经常在一起喝酒品茶聊天。很多年以前他曾对我说过,“每次看过一部新作品的来稿,就象进入了一个新世界,游历了一番新天地,感觉象一个新生命的诞生”。
我特别理解他的感慨。他是一个文人,一个学者;他又是一个别具一格、才华横溢的文学鉴赏大师,是一个追求“骨子里的东西”的人。
可是后来怎么样了呢?就是这样一个有思想、有才情、有血性、有灵气的“纯文化人”,被经济大潮的洪流无情地淹没了。
因为他仅仅是一个文人,仅仅。
他没有商海弄潮的本事,也没有阿谀逢迎的委婉,更没有把文化、文学、文艺等等精神产品统通商业化的灵性和手段。
所以,不必责怪当代人的唯利是图,也不必刻求重义轻利的君子风度,只道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罢了。
如果能有王朔那种敢于挥舞如椽大笔口吐狂言一览众山醍醐灌顶针砭时弊横扫四方“我是流氓我怕谁”的骄蛮霸气;如果能有张艺谋、冯小刚那样的长袖善舞灵活变通,驾驭“商品艺术”的运用自如和深谙电影发行与票房价值的奥妙玄机;如果能有赵本山那种混迹江湖“叱咤舞台”,从一个乡村出身的吊儿郎当游手好闲的二流子成长为一个“中华笑星”的投机钻营,迎合大众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忽悠”本事;如果肯把文学和文艺作品低俗化商业化非政治化,又何愁文人演员艺术家不会象商人一样的挺胸抬头揚眉吐气呼风唤雨腰缠万贯呢?
然而,恰恰是在拉斯维加斯这个商业氛围浓厚,人情关糸淡漠,精神追求式微,金钱利益至上的环境中,我注意到了“清风”的存在。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有钱的人对它可能熟视无睹,不屑一顾,因为他们常常把物欲的实现视为生活中的唯一。他们很难意识到自己缺少文化修养,缺少艺术熏陶,缺少生活品味,缺少本善的担当。一言以蔽之,就是缺少大气魄和大视野。所以当今被俗称为“土豪”的爆发户们往往都缺少儒商的“雅兴”和贵族的“贵气”。
很穷的人对它同样可能不感兴趣,或是无暇顾及。因为读书的先决条件是要吃饱穿暖。他们要为面包而奋斗,要为五斗米去折腰,要为养家糊口去流汗出力以至身心俱疲。你让他们去读“清风”,不是“赶鸭子上架”吗?
且不说那些不学无术的“小地主”们,也不说那些每天疲于奔命的人,单说那些衣食无忧,有房有产,收入虽不丰厚,生活也还悠然的“中产阶层”。
前不久,我偶然和一位“传销女士”聊天。我们聊到了精神和物质,聊到了赚钱与读书。谁曾想就是这样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居然语出惊人的对我说:“马克思算什么?列宁算什么?毛泽东算什么?他们的著作值几个钱,我们X老师的一个包包就值二十几万美金”!
听完她的这番话,如五雷轰顶,我顿时傻了,继而蒙了,欲言又止,欲哭无泪!
真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错把嫔妃当帝王了。
这就是“仁行四海,爱传八方”的当代生意人的理念和信仰?这就是抛家舍业,漂洋过海,寄身美国的“淘金者”们的追求和梦想?
和这样的女人在一起生活,会有爱、有情、有义、有精神乐趣吗?
幸好我是独身主义者。
所以,深刻的思想只能被思想深刻的人所接受。但愿那些沉浸在“茫茫欲海”中的人能抽点时间读一读“清风文萃”,说不定哪篇作品就让人触动心灵,幡然醒悟,知耻后勇或重新来过呢!
脑子是个好东西,希望大家都有。
不要以为马云只是有钱而已。你去听一听他在哈佛大学的关于人类和未来世界发展方向的口若悬河的英语演讲;你去听一听他和美国企业家们关于公司和客户,家人和人家,明星与受众,创造利润与造福人类的精彩绝伦的幽默对话,你才会惊觉,原来有钱只是生存的基本条件,就像不违法只是文明的基本标准一样。
有钱并不代表着你有文化,有思想,有水平,有修养,有能力,有善心。
如果一个人只为了赚钱而活着,那和猪为了吃食而活着又有什么区别呢?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和尊严的。精神来自于哪里?来自于教育;尊严来自于哪里?来自于教育养成。
不否认赚钱是一种快乐,但读书又何尝不是一种快乐呢?只分对谁而言。
在灯红酒绿的繁华都市里静静地看一篇好文章,认真地读一本好书,不啻为逆袭现象,尤其是在维加斯这个声色犬马的城市里更是难得一见。
谁家里还有书呢?又有几本书呢?又有几本读过的书呢?又有几本想要读的书呢?又有几个肯坐下来读书的人呢?
人是需要两条腿走路的。一条腿是物质的,一条腿是精神的。可能这就叫做平衡吧。
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动物。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追求的高级动物。除了“食色性也”、人还要懂得为人之道,做人之本和处事之情理。否则,人和其它动物还有不同吗?
本来,我以为自已是有点文化,甚至是有点学识的人。可是一翻开《康熙字典》,我傻眼了!里面竟然有一多半的字不认识。一翻开唐詩、宋詞,裡面的內容也大都生疏了。这时,我才进一步理解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道理。
其实,才疏学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四六不懂:不懂得孝敬父母,不懂得善待朋友,不懂得知恩图报,不懂得善良正直,不懂得“一日夫妻百日恩”,不懂得“小心驶得万年船”……
可是你只要常翻翻“清风文萃”,就一定会有一篇好的文章填补你的精神空白,甚至会补上你的人生缺课。
目前的中国大陆,学风日盛,铅华渐褪。人们逐渐在“拜金主义”的狭路上找到了返璞归真的“通幽曲径”,从单纯的物质消费逐渐向健康消费和文化消费的方向转移。
最近,在北京衛视《我是演说家》的舞台上哈佛美女学霸许吉如“出了国才知中国有多好”的演讲语惊四座,一炮走红,爱国风潮一时席卷华夏大地,让许多在歧路上徘徊的“迷途羔羊”终于懂得了,金钱的支撑点在于灵魂;民族的支撑点在于精神!
就象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你除了要叫他吃饱穿暖玩好以外,还要让他读书,让他在学校里接受德智体全方位的教育。往往一个人一生的成长历程和发展趋势是在少年时代就需要奠定基础和略显雏形的。因此,基础越好,希望就越大。
无论是一个國家的崛起,还是一个企业的騰飞,甚或是一个人的進步,都离不开学习和教育。
可是在拉斯维加斯,也许是由於“罪恶之都”的恶名笼罩,也许是由于五花八门的赌场近在咫尺,也许是由于生活的忙碌或时间的窘迫,有些同胞只忙于赚钱而忘记了读书,忘记了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物质的享受还应该有精神的滋养。
真是不敢想象,象宋主编您这种一心向学,倡导读书,笔耕不辍的人恐怕在维加斯已如凤毛麟角,屈指可数了吧?
我之所以发这个“短信”给你,是由衷的向你表达一种敬意,是给一个在暗夜里踽踽独行的赶路人送上一份温馨的祝福和祈祷。
我历来尊重文人,尊重文学,尊重文化。我喜欢精神上的享受甚于物质上的享受。尽管种种原因让我在美国一文不名流浪街头,成为真正的“路人”,但逆境改变不了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我将永远秉持着坚强和乐观的态度,面对苦难,面对灾难,面对磨难,我心永远是中国心。
从亿万身家到浪迹天涯,也许这背后正演绎着一个凄楚动人而又浪漫迷离的故事呢!
今日今时,有“清风文萃”做我的朋友,让我在颓唐中鼓起生活的勇气,在绝望中看到一线生机。
我心,足矣。
衷心的感谢“清风文萃”,感谢宋主编,让苦闷的人们在烦恼之余重拾生活的快乐。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这是一本不可小觑的杂志。
祝你和你的杂志越来越好;祝你和你的家人越来越好;祝你和你我的祖国越来越好。
谨此
陆 仁 2016、12、16
於美国·拉斯维加斯
(本刊有些许删节)